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

衲履足跡~現代婦女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3月
-懂得自己梳理儀表、穿著簡素端莊,家庭維持整潔舒適,是婦女必備的持家之道。Pg 717
-佛土偶在《玉耶女經》所言之世間有“七輩婦”,分別為“母婦”、“妹婦”、“知識婦”、“婦婦”、“婢婦”,“怨家婦”、“奪命婦”。Pg 718

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

衲履足跡~人生智慧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3月
-生日:上人表示,自己是天天生日、天天快樂,“每一天,睜開眼睛,動動手、腳,就很感恩今天手腳靈活,又是一天的生日。希望人人天天都是有價值的生命,乃慧命的生日。”Pg 687

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

衲履足跡~醫療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3月
-醫療人文:醫師立定學醫的志愿,就是為了要救人,即是出於一分愛。“一般的醫療強調如何救病人、愛病人,慈濟的醫療人文則先要具備『誠正信實』和『慈悲喜舍』,乃發自於內心,極深層的愛。愛病人并非口號,而是以『誠』意付出。”Pg 667
-培養出的醫師都是“明醫”,真正是具誠正信實,心如明鏡,以成為一名救人的好醫師為人生方向。Pg687
-恒持發心的那一剎那的善念,如此才能使妙有之法入心,貢獻所學於人間。否則僅有一身好功夫,卻缺乏一份呵護眾生之愛,不過是醫匠罷了。Pg 823
-醫療人文:為病患提升醫療品質,生活品質。不只是在表相上的看病予藥,最重要的是在醫病之間的活動,予以“膚慰”。Pg 834

衲履足跡~人文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3月
-文化乃一時潮流,就像挖掘出的古物,呈現當時人們的穿著、用物等等,代表每個時期不同的文化,而文化也因國度而異;人文則是全人類皆同,是人的本性,做出人品典范,值得文史流芳,而四大志業咸因具有人文,故值得流傳千秋百世。Pg 668
-人文并非是文縐縐的談吐舉止,而是活潑的善良本性。Pg 674

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

衲履足跡~讀書會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3月
-正確的導讀,是看到書中的一句話,就能引申,結合慈濟大藏經中的人物事理,讓大家有所體會、起而力行。Pg 653

衲履足跡~同仁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3月
-宗教處對外推行四合一架構,對內亦落實四合一精神。上人期許,同仁要培養合心的精神,“大家要先有謀合的心,每一位在外的言行都代表宗教處,推派同仁布達事務之前,科室內要先達成共識,宗教處才能負責人。”Pg 651
-每一位同仁都是任重道遠,希望大家用心用愛,做普天下人的眼睛、做普天下人的手腳。山再高、爬上去;事再多、做出來。Pg 723
-在慈濟志業體中工作,當然要了解慈濟事,在印象中、意識中也要存有慈濟人文,否則身著慈濟制服,面對訪客詢問卻一無所知,難免會遭質疑。Pg 839
-大家共同在慈濟做事,所以,做“慈濟事”也要多了解慈濟人。Pg 841

2010年1月
-一直很期待宗教出是慈濟這艘船的精神舵手,所以宗教出承擔的責任很重大。過去是因為沒有足夠的人力,一向是委員、慈誠發心,從周邊先成長。人人都是出於好意善心,只是各有習氣,強勢者易與人沖突;也有很多人保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,為了不致節外生枝而不作為,以致事務無法朝著希望的方向運作。大家都愛慈濟,非為私心,而是習氣難改。Pg 51
-在艱難中鍛煉我們的耐力,運用慈悲智慧,將每一位有心人如桶箍般箍合、拉緊,使志業事務朝我們所希望的方向完成。Pg 51

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

衲履足跡~募款募心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3月
-委員們要了解募款募心的宗旨及精神,上人說,會眾每月捐款,感恩能有付出的機會,而委員收到善款,亦是滿心感恩,是代替所有的苦難眾生向助人者說感恩,也祝福對方善心永續。Pg 637
-上人提及日前行腳時聽聞有慈濟人招募會員,是告訴大家,一個月只要繳一百元,則家庭親屬有任何事,慈濟人都會來幫忙。所以一下子就招到五十多名會員。“我當場告訴這位慈濟人,這是錯誤的觀念與說法!我們募款首要重募心,至少讓會員每個月有一次付出、救人的機會,起一念救人的心。”Pg 651

衲履足跡~歸類功能,普遍協助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3月
-慈濟人以慈善為基礎,諸如醫療、教育、人文等各項志工功能,皆自慈善源頭衍生而出,復因應社會環境愈來愈精分功能,其實許多的志工身份是對于特定群類發揮關懷的功能,還是要讓大家回歸基本層面,莫使委員、慈誠組隊功能偏向精細而復雜。Pg 623
-諸如兒童班、慈少、慈青的慈誠懿德等,應歸類在教聯會,教聯會成員中也有委員、慈誠,若是平常沒有負責教聯會功能,即不須開會,回歸委員組、慈誠隊運作。Pg 624
-負責教聯會的干部們則在需要時開會凝合共識,清楚明白執行事項,故無須不斷地動員、開會。Pg 625
-上人指出,功能太過細分轉經,容易使人執著於一方,堅持為某種功能團體安排種種活動,也會過于勞動人力。Pg 627
-慈濟要照顧天下人、關心天下事,慈青、慈少、慈幼等都是社會的希望種子,都要予以教育、關懷;可將之統合編為教育一類,莫分散而各自動員開會、活動,可由教聯會老師等一群觀念正確者專門負責,有活動時請委員、慈誠配合,籌畫、行事可較為簡潔。Pg 647

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

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



為什麼歐洲許多先進國家還是很富強 ?
若你到奧地利自助旅行,坐車、坐船都是沒人驗票、檢票的!
道德是國力提升的基礎
為什麼歐洲許多先進國家還是很富強?
在某個電視訪談節目中,嘉賓是一位當今頗具知名的青年企業家。
節目漸近尾聲時,按慣例,主持人提出了最後一個問題。
請問:你認為事業成功的最關鍵品質是什麼?
沉思片刻之后,他並沒有直接回答,而是平靜地敘述了這樣一段

故事:
十二年前,有一個小伙子剛畢業就去了法國,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。
漸漸地,他發現當地的的公共交通系統的售票處是自助的,也就是你想到哪個地方,根據目的地自行買票,車站幾乎都是開放式的,不設檢票口,也沒有檢票員。甚至連隨機性的抽查都非常少。

他發現了這個管理上的漏洞,或者說以他的思維方式看來是漏洞。

憑著自己的聰明勁,他精確地估算了這樣一個概率: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約僅為萬分之三。
他為自己的這個發現而沾沾自喜,從此之後,他便經常逃票上車。
他還找到了一個寬慰自己的理由:自己還是窮學生嘛,能省一點是一點。
四年過去了,名牌大學的金字招牌和優秀的學業成績讓他充滿自信,他開始頻頻地進入巴黎一些跨國公司的大門,躊躇滿志地推銷自己,因為他知道這些公司都在積極地開發亞太市場。

但這些公司都是先熱情有加,然而數日之後,卻又都是婉言相拒。一次次的失敗,使他憤怒。他認為一定是這些公司有種族歧視的傾向,排斥中國人。

最後一次,他衝進了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的辦公室,要求經理對於不予錄用他給出一個合理的理由。

然而,結局卻是他始料不及的。下面的一段對話很令人玩味。

「先生,我們並不是歧視你,相反,我們很重視你。因為我們公司一直在開發中國市場,我們需要一些優秀的本土人才來協助我們完成這個工作,所以你一來求職的時候,我們對你的教育背景和學術水平很感興趣,老實說,從工作能力上,你就是我們所 要找的人。 」

「那為什麼不收天下英才為貴公司所用? 」

「因為我們查了你的信用記錄,發現你有三次乘公車逃票被處罰的記錄。 」

「我不否認這個。但為了這點小事,你們就放棄了一個多次在學報上發表過論文的人才? 」

「小事?我們並不認為這是小事。我們注意到,第一次逃票是在你來我們國家後的第一個星期,檢查人員相信了你的解釋,因為你說自己還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統,只是給你補了票。但在這之後,你又兩次逃票。 」

「那時剛好我口袋中沒有零錢。」

「不、不,先生。我不同意你這種解釋,你在懷疑我的智商。我相信在被查獲前,你可能有數百次逃票的經歷。 」

「那也罪不至死吧?幹嗎那麼認真?以後改還不行嗎? 」

「不、不,先生。此事證明了兩點:
一、你不尊重規則。不僅如此,你擅於發現規則中的漏洞並惡意使用。
二、你不值得信任。而我們公司的許多工作的進行是必須依靠信任進行的,因為如果你負責了某個地區的市場開發,公司將賦予你許多職權。為了節約成本,我們沒有辦法設置複雜的監督機構,正如我們的公共交通系統一樣。所以我們沒有辦法雇用你,可以確切地說,在這個國家甚至整個歐盟,你可能找不到雇用你的公司。」

直到此時,他才如夢方醒、懊悔難當。

然而,真正讓他產生一語驚心之感的, 卻還是對方最後提到一句話:
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,然而,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。

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

衲履足跡~生死功課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2月
-你們的心要真正地打開,回歸現實的生活,不要再停滯在悲痛中,這也是對孩子的祝福、對家庭的祝福;若只是沉痛難脫,對家庭、對事業都有不好的影響,這份悲痛也會拖住孩子,要放她歡喜面對新生。Pg 596

2009年3月
-一般人認為“生死事大”,上人則言,生死事不大,最重要的是現在的生活。Pg 759
-死就是沒了,而佛法說的旺盛,是舍此投彼,投注另一個地方再生,意即輪回。Pg760

衲履足跡~珍惜時間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2月
-要把握分秒——分分秒秒都要用在利人利己。Pg 583
-若是放任一天的時間空過,則真正是“命亦隨減”,什么都沒有做到,既然佛法無所體會,也未從人間事相中學習,慧命即跟著生命空過。所以,天天過日子,要過著有意義、能增長慧命的日子。Pg 584

衲履足跡~清平致福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2月
-若說現在失業率高,失業者可以來做志工,早上來時香積師姊會招呼用早餐,中午大家一起用中餐,有的人做到下午,用過晚餐再回家。長年有人載著自己種的菜、賣剩下的菜來到會所,所以志工三餐供應不虞匱乏,我覺得慈濟人很富有。Pg 580
-面對金融風暴要用智慧評估,最重要的是向內關懷,推動各區慈濟人互訪。
-這幾十年來,大家生活富裕,孩子由外傭照顧,實在是過于享受,所以現在經濟稍微差一點,大家就受不了,實則臺灣情況尚不到很緊張的地步,我們要在社會上安人人的心,只要心能安,即能安穩過生活。Pg 580
-若對物質不斷地向上追求,則永遠“求不得”。Pg 583
-希望大家在周期性的金融風暴中,心靈與生活都能清清淡淡,平平安安;首先心要按住,莫因恐慌而迷信求福、改運等,終是求不可得。我們信仰佛法,是要提升自己的智慧,不要沉淪於迷信。Pg 583
-莫私下標會、募款幫助法親,多增負擔,亦不尊重法親。Pg 599

2009年3月
-不怕經濟起風浪,只怕心思不平靜。Pg 670

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

衲履足跡~佛教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2月
-助念其實是助緣,是表達對法親的珍惜,以同理心予以關懷,并非助念就可以讓亡者超脫,實則“個人吃飯個人飽”,生時行善、修身,就為自己儲蓄道糧。如果喪家附近有慈濟人,就由附近的慈濟人助念,視大家方便而結緣。Pg 554
-“學佛者”非“佛學者”,“佛學者”只是鉆研經典文句,照本宣料;“學佛者”則是身體力行佛法,而佛法不離世間法,若只是一心向外求法、求理,易偏離正道。Pg 597

2009年3月
-慈濟因具有宗教精神,而異於其他社會慈善機構;這份宗教精神是以宗教情操、無私大愛,走入人群做教育。Pg 669
-愿佛教能與眾生多親近。Pg 729
-慈濟本來就是慈善團體,而且是宗教團體,有別于一般的慈善團體,宗教團體必須有精神理念的傳承。Pg 839
-佛法的最高境界就是“真空妙有”。Pg 859
-信仰不一定要拿香,一念誠心就是心香一柱。不迷信亦不能沒有宗教觀,冥冥之中定有因果。Pg 860
-佛陀五時說法:華嚴時,阿含時,方等時,般若時,法華涅磐時。Pg 861
-《阿含》述說因緣果報之理,也就是佛法的道理。《阿含經》、《本生經》都是談“有”。Pg 862
-《方等》,說世間人人平等。Pg 863
-《般若》:真開過哦你妙有。Pg 863

衲履足跡~帶人帶心,法親關懷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2月
-投入慈濟沒有退休之時,并非自認資深就可以自我停頓,有做才有得。Pg 557
-帶人者要成就別人的道心,自己也要去做,這才是智慧的帶動。法要入心才能渡人,以智慧陪伴、成就他人,自己同時也要成長,有做有得,成就自己的德行。Pg 558
-對於 不常投入活動者,也要在互訪時了解原因,鼓勵其再度提起使命,成長慧命。“現在是濁世、法末之時,好不容易讓道心萌芽了,不要就此停止慧命成長。”Pg 582

2009年3月
-慈濟人參與婚喪喜慶、助念、告別式等,系出於法親情誼彼此關心而非為了應酬,上人認為,落實社區就近關懷即可,否則為了會員家屬,委員距離再遠都要趕到,實是疲于奔命。再者,慈濟人身在遠地或僑居海外,其父母親屬若發生事故,則由其親屬居住地的慈濟人予以關懷、膚慰Pg 626

2010年1月
-以慈悲開心門,用智慧來帶動。Pg 32
-舵手在大海中要用心運轉,發揮軟性的實力;真正軟性的實力,就是韌力,要柔和地鞏固軟實力,朝正確的方向航行。即使本來不愿配合者,在慢慢看到我們做出成果之后,也會漸漸回歸。我們不要放棄,要用智慧來運氣,一步一步讓團隊合心,讓團隊的“氣象”漸趨溫和。Pg 51

衲履足跡~慈濟人間事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2月
-應鼓勵沒有出來者,而非把問題歸在有投入者。如果因投入教育志工而疏忽在組隊承擔的干部工作,應是另找人來承擔干部。Pg 559
-慈濟有四大八印,不要只是固守在其中一角,否則生命無法寬闊。Pg 560
-現在開始要整合團體功能運作,莫使功能細分過多,人人忙碌,人茫、心盲,團團轉。Pg 566
-高雄靜思堂佔地廣大、建筑宏偉,除了雜亂不易管理,更重要的是要養成“行正道,走正門”的禮儀習慣,呼吁大家以后都從大門進出。Pg 589

2009年3月
-對的就應該做,不需要冗長的討論。上人慈示,一切事務只要確定了執行的方法,就要積極為之,否則在等待的過程中會使人熱情冷卻,錯失良機。至于召開會議,上人敦示,開會是為了磨合眾人的意見,莫徒話費時間討論,而是要很敏捷地抓出最好的方向;先對內溝通,達成結論,待議題已成熟之際,再向外布達。Pg 622
-若私底下籌款成習慣,也許會衍生充其名以募款的弊病,有悖慈濟點滴不漏、內外清凈的原則。Pg 647
-我們推動克勤克儉,生活組要做到簡單、營養、整潔,餐食運用香積飯、面,簡單亦顧及衛生、營養;也教育學院共同維護到道場整潔、清凈,生活就是教育,要在營隊中傳達法,鼓勵人人自我負責,具有生活禮節。Pg 648
-人人習氣不同,是非難免;每一位來到慈濟,都是秉持愛心而投入,即使有曲解、誤解之處,也非出於惡意,所以不要將之當成是非,“是非止于智者”,法能入心,自然無事,要才能有法輔導別人。Pg 654
-師父不是因為排斥其他到場而阻止大家跑到場,是希望慈濟人清楚靜思法脈、慈濟宗門的精神,不能利用慈濟的名稱做利益個人之事。Pg 705
-自慈濟肇啟至四十周年,皆是專心致力“為眾生”,在四十周年慶之后,要“為佛教”。“為佛教,為眾生”是此生最為真誠的心愿。Pg 720
-慈濟人以誠懇的愛付出,已經帶動起效應。就如科學界所說的“蝴蝶效應”,不要輕視像蝴蝶煽動翅膀這么小的動作,所引起的氣流也可能演變為大西洋上的颶風。”(紅溪河)Pg 732
-期待慈濟所作能起帶動之效應,上人復詳述印尼紅溪河整治專案之因緣始末。言及當地一群企界家慈濟人五管齊下幫助違章貧民,在拆遷違章建筑時,政府尚因經費不足而向企業貸款;而今,印尼政府以慈濟整治紅溪河的成功經驗,編列預算整頓雅加達境內十三條臟污河流,并計劃興建一百萬國民住宅。上人欣言:“當年政府無力負擔紅溪河居民搬遷的款項,而今竟能為百姓蓋房屋,皆因社會穩定,以致國家繁榮,且企業家也能安心經營事業,這就是愛的效應。”Pg 752
-法會:就是佛陀教育我們為人間付出的方法—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。以無私大愛布施,就是佛陀對弟子的教育。Pg 784
-因緣果報既是受苦難者應受的果報,而受之方能消,倘使為其解救苦難,會不會讓這份業報因未受,反而無法消除?上人教導師兄師姊,莫認為酷男人理所當然要承受苦果苦報,而應知眾生苦難,讓自己啟發這一分心去救濟,才有修行成佛的機會,要心懷感恩。Pg 865
-慈濟人走入人群教富濟貧、濟貧教富,重要的不是捐款多寡,而是希望他種下福因;有福因福緣,才有得到救助的機會。苦難人也要有福才能遇到生命中的貴人;若無緣,即使欲伸手相助亦無法觸及。Pg 865

2010年1月
-面對貧困的人,我們要先照顧他們。此法做出成效,自然再受到社會人士的注意與肯定,再投入新力量,共同承擔;若是會員增加,要再發展扶困、助學,就有足夠的力量。Pg 34

衲履足跡~個人修行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2月
-僅是拜佛祈求消業障,卻不肯修正自己的習氣,就像兩造起沖突而求第三者調節,在第三者的勸說下卻都不肯認錯退讓,此冤仇仍然無法可解。自知有業障,要從自己改變。Pg 549
-學佛者須明辨因緣果報之理,能夠徹知因果道理,就能坦然面對人生橫逆。Pg 557
-人生順逆皆由過去生因緣所結,果報現前時,當平靜面對。Pg 572
-景氣不佳者只是一時的,受波及而失業,不應失志。Pg 573
-不要迷失自我,一念偏差,無名徒增。Pg 574
-既然過去生與人結惡緣,現在應以智慧轉怨憎為好緣,則無怨憎會苦。Pg 587
-理想,是“理”在前、“想”在后。Pg 597
-智慧高低無法以學歷判斷,許多年長的環保志工連名字不會寫,但是他能夠體會道理,懂得寬心愛人、照顧人,以行善、行孝為本分,這就是佛陀教導眾生的道理,而老菩薩認為這是很自然的事,是“自然懂理”。Pg 597
-心轉則業轉,古云人生受“命運”支配,學佛知因緣果報,則要“運命”,自轉心輪,莫使心隨命轉,更造惡業、結惡緣。Pg 602
-貪會使欲念覆蓋無名,無法發揮智慧。Pg 604
-瞋:即使過去不斷呵護人、陪伴人,常常對人說感恩,卻因一時無明,發脾氣罵人,則前功盡棄,枉費過去用心付出與關懷,還將無明火引到別人的心理,反結惡緣。Pg 604
-癡:若是聽法、聽別人說道理,都覺得自己知道、理解,但是知道卻做不到,實與無知者沒有差別。Pg 605

2009年3月
-要疼惜自己,莫一面做事卻一面發脾氣,以瞋怒的心傷害自己。內修的功夫就是“念純”——心念單純、能自愛,即不至於自我傷害;對外則“心寬”——心量寬闊,處事圓融,則不會對人造成傷害,且隨處與人結好緣。Pg 611
-學佛、修行,所為無他,唯有習氣。Pg 615
-上人指出,物質上的貧窮無足畏懼,心靈絕不能貧窮,“窮人即使物質匱乏,也要有志氣;富人若因貪得無厭,其心地貧窮,人生亦貧”。pg 641
-每一顆慈濟種子都要自我成長慧命,真正投入人群付出,才能閱讀一部部人間的大藏經。Pg 704
-在做事時,心無雜念,以誠心付出,具有正念不邪信,腳踏實地,自然百邪不侵。Pg 705
-為了眾生,心態要放寬再放寬,要挽救地球、使地球環境不再惡化,關鍵在於人。否則宇宙間有無數的星球,為何唯獨關心地球?即因地球有人類、有眾生。Pg 708
-能做人覺得很難做的事,而且難做的事還要做對,才是真人文——又真、又善、又美。Pg 720
-上人與大家相勉,要做公眾的志業,就要放寬心胸,無論面對何等境界,都能“吞忍”得下,常常飲用知足、感恩、善解、包容的“四神湯”。Pg 788
-佛陀說法首言苦諦,人生之苦實則來自有因,假如甘愿受,就能減輕許多的按;若不甘愿接受,則苦上加苦。Pg 846
-能付出的是有福的人,不斷追求是“有苦”的人;付出無所求,才是菩薩所要修行的“真空”境界,真空妙有,所得的是慧命道糧。pg 855
-期待每一個慈濟人都要有人文,不論地位高低,都要做出人品典范。Pg 859
-即使曾有許多不好的習慣,只要能改過,即回歸本性。Pg 859
-用情景無染的心,才能投入人群中。否則想著自己做多少好事,要得到多么優厚的待遇,則無異于到飯店付錢吃飯的買賣般毫無價值。Pg 859
-在慈濟一定要先舍掉自己,心靈寬闊才不會被傷或傷人;有純真之念,才會遵守法規。Pg 861
-聞有師姊的疑問,若欲生生世世行菩薩道,如何確保能再得人身?上人教示,養成好的習慣,莫造惡也不與他人結惡緣,不做卑劣如畜生的行為,沒有畜生的因,就沒有相對的果。落入畜生道乃受業力牽引,且沒有因緣修行,人可以造業墮地獄,也可以造福,而恪守慈濟十戒就能確保將來再得人身。Pg 865
-入我門不貧,出我門不富,這道“門”就是真誠,只要心誠懇,讓人相信、肯定,沒有做不到的事。Pg 866
-以悲憫心看待眾生、以尊重感恩心面對人事物。Pg 868

2010年1月
-當昨天把二00九年的最后一張日暦撕下來的時候,我心存感恩,感恩過去的每一秒鐘,能夠平安度過。我把新的日暦拿出來,掀開了第一張,許下心愿:慎勿放逸。Pg 25
-面對個人思想與見解所產生之成見,須以耐心、韌力,從不同角度,欣賞與學習不同的觀念、角度與思維。“若無法善解,則難以在復雜的成見中做事;還要學習包容,若以局外人看眾生相,就能在人群中欣賞他人的優點。”Pg 47

衲履足跡~教育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衲履足跡中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2月
-注重人文并非疏忽學業,若只重視課業而輕忽倫理道德、生活禮儀,只有害處而無益處。人文教育并不是為慈濟而教育,是學生理當學習的本分,品德端正,重禮儀、知廉恥,人生方向正確。
-欲教導出典范人才,老師本身必須是典范老師。Pg 547
-教育是為社會而提起正確的使命。希望大家愛共同拯救社會,教育是社會的希望,不要輕視自己。Pg 548

2009年3月
-教聯會有很好的功能,慈青是未來社會的希望,要將他們帶上人生的典范軌道,否則耗費社會成本培養出習氣不良、理念偏差的高知識人才,反而對社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。Pg 634
-現在年輕人享受習慣,動不動就喊“過不去”,故應訓練年輕人堪得吃苦。Pg 662
-教育是社會的希望;每一位教育工作者,都是立志為人師,有心教導人人方向正確,期望所有的學生將來是能為社會付出的人才。故教育不只是一種職業,立志教育也是一分志業精神,是以教育乃職志平行。“志愿為師的那份志愿里非常崇高。”上人指出,教育乃“傳道培德”,意即傳授人倫道理,培養道德觀念;道德理念若脫序,社會就會失序,因此無論哪一個國家,都要教育人人上道德軌道。Pg 735
-上人表示,教育除了傳道培德,亦要啟蒙授業,意即讓孩子懵懂的心靈有清楚的方向,進而傳授專業技能,“每個人都應有人生未來的規劃,教育要為之培養好習慣并且擇其興趣,學習一技之長”Pg 736
-談到教師之心態,上人認為,欲以倫理觀念以及生活道德的理念,引導青少年的心靈回歸正確的軌道上,當用父母心面對學姊,意即以父母培育孩子的心情,視學生如同自己的孩子般陪伴成長。Pg 736
-“愛的教育就是付出無怨、大愛無悔,換言之,老師對孩子要做到無怨、無求、無悔。”上人提到現在的孩子愈長大,心靈蒙塵愈是層積深厚,舉凡無明、貪念、好玩、叛逆等,隨著年紀增長而愈益難以調教。Pg 736
-“以前人從小就要聽父母的話,即使家庭窮困,總是很認分,既要求學,又要協助家務。”每當聞及中學的孩子乃值“叛逆期”,上人說,過去並無此一名詞,人皆曰“寒門出孝子”,反觀現在人的生活環境轉好,卻變成“父從子命”,為人父母者不敢對孩子大聲說話,反而是孩子會批判父母;乃至上大學,老師用心授業非但不為學生所接受,還要加以批判,這種的教育情況是社會的危機,亦是人類的末法時代,實令人擔心。Pg 737
-“真正成功的人必定是受教,且尊師重道。知識乃學姊於老師,而謀生技能亦授自於師”。上人慨言,青少年不懂事乃社會之弊病,而欲治理心靈的毛病,老師實難為,唯有及那個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,付出無怨。Pg 737
-做好“現在”,建立人品,在現今時代教導人人體會道理,并回歸軌道,才是我期待的教育人文、人文教育。Pg 760
-以農夫譬喻老師,上人說,如何在這一畝畝心地,任勞任怨地耕種,總是依季循散播種子,若遇天災或地質不好而歉收,農夫仍不斷地付出,重新再來;敦勉老師以“普天三無”去原諒、去愛、信任孩子,不斷地付出,這就是從事教育的大愛。Pg 737
-只要建立起正確的校風,老師有真誠的大愛,孩子自然就會受教。即使一次再一次用心付出,有一個不受教,還有其他的學生,所以莫對孩子太失望,亦不要感到氣餒。Pg 738
-教育自己的孩子應以身作則:“於家庭教育若把孩子教好,懂得尊師重道,就會有好的循環;家長把孩子交給老師,就要感恩老師用愛付出的辛苦。”pg 738

衲履足跡~上人心,弟子情

以下以“我”為稱呼的,是摘自《衲履足跡中》,上人的談話。

2009年2月
-師父自己身無一物,所擁有的就是弟子,你們就是我的財產。Pg 555
-我對大家說的話,如果你們不吸收、不相信,還是在凡夫界彼此計較、排斥,自然所說的話無法使人心服。Pg 558
-此即慈濟團隊的人文情懷,對每一位慈濟人都要發揮法親之誼;大家都是靜思弟子,同師、同道、同志愿,大家能彼此關心,師父就安心了。Pg 565
-每一位弟子都是師父的財產;你們的慧命成長、身體健康,師父最為富有。不怕責任重,只怕沒有人一起扛;所以人人身心健康,就能幫忙扛擔眾人。Pg 567
- 在靜思晨語時間,我如此用心、仔細地為大家解釋每一個法數冥想,就是希望人人能懂得經文意義。師父不忍心大家既然有心跟隨,也投入心力付出,卻版圖而廢,慧根、慧命夭折,雖然於師父無損,只是會很不舍。Pg 574
-有心想見師父,師父毫無拒絕,只要你們把門打開,師父就“無孔不入”;不只要打開電視們,還要打開心門,心門開啟,法自然入心,以法先自度,在走入人群渡人。Pg 583

2009年3月
-這四十多年來,我對自己最滿意的地方就是『方向正確、步步踏實』。回顧起步的方向仍非常正確,沒有毫厘偏差,且於想做的事,亦是一步步踏實往前邁向。Pg 676
-我也會有身心疲倦之時,但只要想到,多凈化一人即多一分愛心,也多一顆種子,一顆種子可以產生無量無數的種子,一念善法可以散播無量無數的妙法,因此我對任何一個人都寄予無限的希望。Pg 680
-這一生,任何誘惑都無法影響我;金錢只是過眼云煙,成就不了人生的典范。Pg 686
-師父敬愛老實修行,能吃苦而誠實的人,我不愛很會計劃、很能干的人。希望你們都做“苦干人”,做誠正信實的佛教徒,具有正知正覺,否則偏於邪知邪覺,就會走火入魔。若有緣走入到場,可敬不可迷。Pg 706
-現在景氣不好,但是師父的財產隨著慈濟人年年授證,是年年增加,點滴都要靠大家固守不失。Pg 707
-入靜思法脈,人人都要有師父的精神,就是靜思法脈的種子,若是種子中心缺乏到期,法脈則無法存續!要充實道氣,就要深入人與人之間,自我吸收一步步寶貴的藏經。Pg 707
-“若到寺院道場中,只是食用一頓飯,或添香油錢,所結的就是浮萍之緣,我希望的是供應我的血、我的肉,跟弟子結下血肉緣。”pg 757
-大家發心布施,我不在意金額多寡,所注重的是大家捐出善款,內心也能歡喜自在,不起煩惱。我最不舍的就是弟子付出之后,卻有后悔、煩惱,我會很心疼,所以不接受不是出自歡喜的捐贈。我要疼惜弟子的心,這顆善種子不能包含煩惱。Pg787
-當時藥師法會由我讀疏文,每一次都疏文都很激動,因為我曾發愿不做法會,卻又為了應當是大家來做慈濟會員,認為師父為自己誦經就能得福,所以破了自己發的這個愿,心里很難過,那時心臟狀況很不好,所以每個月藥師法會之后,就差不多是心臟病發作之時。Pg 789
-師父所設立的不是社會慈善事業而是菩薩道場,精神理念如果沒有落實,僅是空殼。最心疼弟子起起落落、是非分不清。如果是非分得清楚,心寬闊了,其實什么事都沒有,要能彼此尊重,做到感恩、尊重、愛。無論是出言傷人或自認被傷害,都有修養不足之處。Pg 790
-凡事都要親力親為,實在沒時間,不要把自己壓得滿心煩惱。師父希望大家做志工要做的皆大歡喜。Pg 808
-從第一年心開始到現在,這份清凈無染的心從未改變;我從出家的那一念開始,到承擔慈濟志業,都是一份清凈心,現在不變,未來不變,來生亦將不變。Pg 854
-上人請大家回到居住的地方之后,借著大愛臺勤於聞法;天天把門打開,莫讓師父在門外空等。Pg 857
-只要把師父的法用在生活上,就是身心皈依。Pg 857
-要當師父的弟子就要有靜思法脈的精神,照顧慧命,不能有人格上的閃失。Pg 867
-期許弟子做一個不被欲念所污染的清修之人,是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待每一個人,而非應酬。至于做事,在方便中亦有原則,而非沒有原則的方便。方便發,除了“方便”仍有“法”,必須有法則的存在;欲施方便,要先建立自己的人格,才能取信於人。Pg 867
-慈濟宗門里的靜思弟子是心胸開闊,建立人品典范,不只是有好心,還有正確的法則,故希望能培養真正有法脈與宗門理念的志工菩薩。Pg 867

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

2010年4月13日

-時間很快過去,就是平安,才感覺時間過得很快。
-有的人很苦,會覺得時間很難過。
-每天電視一打開,就會感覺天下苦難真多。
-人間菩薩,不是在寺廟里,給人供奉。真正的人間菩薩,是走入人群中,不厭其煩、深入淺出慢慢教育人群。
-人間菩薩,自動自發,不是被動的。
-心地要有好的種子,必須要現有雨露。
-只要有愛,人人都可以行菩薩道。

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

2010年4月9日

-無時不都在感恩中,感恩這么多菩薩,遍布在普天下每一個角落里,雖然地點不同,可是心都是一樣:佛心師志。
-常常都這樣思考,人的緣分很不可以思議。
-2008年5月大地震,這樣的緣分,拉近了慈濟和四川的緣,也牽起什邡、洛水和慈濟的緣。
-因為這樣的緣,一大群菩薩,都與上人沒有見過面,可是心都連在一起:我們要關懷大地、呵護大地,為我們住的地球盡一份力。
-現在四大不調,原因在于人類的欲念。人類丟棄垃圾,垃圾來自地球的資源。
-東西還沒有舊,就丟棄,不斷消耗地球資源。
-消耗不打緊,丟棄不打緊,還造成無法解決的垃圾問題。
-如果臺灣沒有這一群環保志工不斷在付出,那么垃圾早造成很大問題。
-臺灣垃圾回收分類,已經二十年了,協助解決了環境的問題。
-如果人人都用免洗,這樣的社會無法干凈,而且一下雨就會造成水災,同時造成環境問題。
-所以我們要不斷來提倡環保。
-在洛水、漢旺,也開始推動環保回收、環保教育。
-現在四川的環保站,搭建取材自簡易屋。
-四川因為慈濟人的出現,改變了很多人的習氣、生活。
-譬如慈濟回收了喜歡賭博、打麻將人的時間,把從前用來賭博的時間,回收回來為大地付出、為下一代立典范。
-大家用心用愛去付出,看起來很有希望。
-因為用心在做,連爺爺奶奶也可以成為教授、老師們的學習典范。
-就算是同樣的連體嬰,習氣也不一樣。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上人所說的,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。

2010年4月8日 星期四

《傾聽孩子的心》

孩子心父母情,蘇麗華

我帶過一個國中媽媽成長團體,聽一位媽媽說,她那個國中的孩子,脾氣強,硬得像顆石頭,罵也罵不得,一副好像要打人、很不屑的樣子。“他算是已經被“判死刑”了,學校放棄他,家里也拿他沒辦法,我每次看到他,眼睛就充滿憎恨!”這個母親這樣講。

因此,我要她回家做一個功課,寫下她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優點或與眾不同的地方。這個媽媽問:“老師,寫缺點行不行?”我說:“不行,一定要寫優點,找不到的話就是你的問題。”她回家碰到孩子,就問他:“我們今天的功課是要看孩子的優點,你告訴我,你身上有什么優點?”這個孩子對她說:“這個你要問我嗎?我從你嘴里會聽到什么優點?在你的口中,我只會吃飯、智慧生氣、智慧要錢,我還會什么?這個你就不需要問我了。”這個媽媽講不出話來了,因為她的確是這樣說他的。

晚上睡覺時,她跟先生說:“我怎么寫都寫不出老大的優點,真的是從頭到腳,看不到他一丁點的優點。”先生笑說:“我跟你結婚那么久,也從沒聽你說過我好,你先說說我的優點在哪里?”她開始說起先生的優點,先生聽了心花綻開,也回應:“老婆,其實妳也很不錯呦!”

兩個人在溫馨的氣氛中,一起想著兒子的優點:“我們常說他交的朋友不好,都是一些誒“阿里不達”、成績很爛的朋友,總會為這個擔心。可是再想想,他朋友那么多,表示他人際關系不錯,將來進入社會人際關系非常重要;不管他成績好不好,至少他有這個優點。還有呢,每次有什么活動,兒子都做召集、計劃之類的工作,所以其實兒子很有領導能力。然后還有一點,我們不在家時,他會幫忙照顧弟妹,所以也是個體貼孝順的小孩。”以前這些他們都當成理所當然的,現在卻發現了這些優點。我要她寫下五點之后,還要向他孩子說出來;但是她怕當面講會碰壁,就把這五點寫在紙條上,放在兒子的書桌上。

他兒子放學回家的時候,這個母親因為有事還沒回家,就先打電話告訴兒子冰箱及電鍋里有食物,要他將它熱一熱當晚餐。第一次打回去的時候就覺得奇怪,孩子早上又沒感冒,為什么現在鼻音很重?第二次大回去時覺得鼻音更重了;原來,她兒子哭了。。。

后來她驚訝地對我們說:“天啊!我兒子會哭也!”她說,她兒子多年來在她面前一直像是一塊石頭般,怎么可能會哭呢?她跟我們分享這一段的時候,很多媽媽的眼眶都紅了,她自己的眼眶也紅了。她說:“就短短五句話,讓他那么感動;平常我們到底對他說了些什么?”

所以我常講,雖然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,但若只是看到他的功課不好,我們就看不到他良好、優秀的地方,例如雖然他有很多朋友,你卻認為成績不好,干嘛叫那么多朋友?而忽略他人際關系好的這個優點;或者是他有讀書以外的才能,像是打籃球、辦活動啦,你就認為那和讀書無關、沒有用;好像除非成績好,否則就不是好孩子,這不是很可悲嗎?

相信人皆具有善良本質,莫被表象蒙蔽

百丈禪師有一個故事。有一次,他和徒弟在火堆盤取暖,眼見那堆柴火愈來愈弱,似乎快熄了,只剩下一些灰燼,他便要他的徒弟再去把火升旺。他的徒弟說:“師父,這火堆都快熄掉了,怎么煽?”百丈禪師就把旁邊小小的火燼撥開,然后小心地去吹哪一點點的火星,再慢慢地煽,就真的又將火堆煽旺了起來。百丈禪師告訴他的徒弟們:“這就是佛性。”為人父母跟老師者,要做的工作就是讓人心中的火種——燃燒,即使它快熄了,只要你好好呵護那火種,火還是能再生起來的。這個火種是什么?就是孩子的優點,就是你對她的信心,你一定要找到他的好。

我覺得我們整個文化及社會教育,將我們教育成挑剔專家、批評專家。我有一位朋友到美國受教育,他回來對我說,紐約真是一個人本教育的好城市。他說,當時他剛到美國的時候英文很破,還有一位中國人從大陸來,那大陸朋友英文更破。他們兩個常吵架,他都叫對方“小共匪”,那位大陸同胞則叫他“小臺北”。

有一天,英文課要翻譯一篇文章,這個“小共匪”晚上就拼命查單字。但問題是時間不夠,所以大概只查了百分之六十;但是這篇文章隔天要交出來,所以他只能自己瞎編了,把查到的單字拼湊之后,翻譯成一篇文章,但是主旨則不知跟原來的文章是否相同。

隔天,教授剛好叫到這個“小共匪”,要他把翻譯的文章年給大家聽結果,他翻譯的文章跟原來的風牛馬不相及,我那個朋友就在旁邊竊喜,相信“小共匪”等一下要被K了。

故事說到這里,請停半分鐘。用心猜猜,你覺得老師的反應是什么???

結果他念完以后,我這個朋友正等著教授對他嚴加批評;沒想到那個教授竟然說:“哇!我從來沒有看過一個人有這么棒的創意,可以把這些單字變成另外一篇很棒的文章!你查這些字花了多少時間?”小共匪說他查到凌晨三、四點,“你很了不起耶!你不但查到這么多單字,而且能把它翻譯成自己創造的文章。雖然跟別人的文章很不一樣,可是很了不起。!”

《一念間:當你覺得受傷時》

作者:何日生師伯

傷害的感覺來自哪裏?是自己?還是別人?

• 除非我們同意,否則沒有任何人或任何事能讓我們受傷,不管它是人事的糾葛或生命中突然襲來的無常。

愛人讓你感覺不被傷害
• 一個容易受傷的人,通常不是因爲缺乏智慧,而是缺乏自信的緣故。
• 沒有任何人能避免被其他人有意或無意的侵犯、傷害、攻擊。
• 只要你不否定自己,那麽便沒有任何人能夠傷害你。

走出悲傷的辦法就是幫助他人
• 受傷的終點是愛人,只要你能繼續不放棄愛他人,你就不會停留在傷痕裏
• 人在世上除了無常造訪,讓我們受傷,人事的糾紛更常令人心生退卻,想躲到自我的保護圈裏,不再相信人與人的愛。
• 其實愛在我們心中,並沒有人能夠奪走。
• 挫折是智慧的開始。
• 當你覺得受傷,千萬不能心存報復,那只會讓自己的傷痕更深刻烙印下來
• 愛人,可以讓我們超越受傷,避免更多的人受到傷害。

當事情不如預期

當事情不如我們預期時,該怎麽辦,怎樣才能達到理想?

• 一切世間事物都不會如我們所預期,這幾乎是真理。不管我們追求什麽?夢想什麽?想要努力得到什麽?結局總不如預期,其得到的,總是和理想中的完美有差距,這乃是生命的常態。
• 因爲害怕變動,所以我們開始有了控制情勢的心。

接受變化
• 計劃趕不上變化,但我們仍必須盡力美化,生命對我們來說,就是時時充滿了創造的喜悅。

《假如我死時,你不在我身邊》

作者:克莉斯丁。龍雅可Christine Longaker

假使我死時你不在我身邊,請別擔心也不必感到遺憾。有時你的出現對我是一種安慰,有時卻會障礙我的離去。如果你想對我說什麽或做什麽,請早,那樣在我不預期地突然撤手時,你不會有遺憾。當獲知我已離開人世時,請萬緣放下。記住,我感激你為我做的一切,我最需要的是你的慈悲及真摯的祈禱,祝福我,讓我安心地走。

治療喪親之痛
-不了解死別的正常程序,不知道如何治療和結束悲痛時,大多數人都會經歷不必要的痛苦,也壓抑内心的悲傷好幾年不得其解。
-現在許多人都不曾遭遇喪親之痛,死亡和死別看來是如此不尋常,很少人會當眾表露死別的哀痛,因此對於悲傷的自然過程反而會產生錯誤的想象。
-如果我們害怕經歷深痛的悲傷,也會害怕看到別人的哀痛,而避免討論喪親話題,這樣反而阻礙了他經歷悲傷和治療的過程。這樣經過死別的人會感到被孤立在悲傷之外。
-“愛別離(Bereavement)”是一種失去親人的情緒狀態。不管愛別離是因爲離婚失去另外一半,或是因爲死亡而失去一位摯友,因流產而失去孩子,因爲健康而失去肢體器官,或甚至失去一只寵物,每次的悲傷都讓人刻骨銘心。
-不論多痛苦,必須讓自己悲傷、治療,結束情緒上未了的事。只有當我們覺得安全到足以去做時,我們才敢去哀痛並結束悲傷。

哀傷的正常程序
1. 震驚不相信
2. 充分了知已經失去
3. 復原與平衡

-不要期望喪親的悲痛很快消逝,生活崩潰的感覺不定時會回來。
-在成正常的情況下,結束喪親之痛需要兩年,有時候則需要更長的時間。喪親者需要再聽到這強而有力的保證:你將重生,悲傷終會結束。
-茱蒂。泰特寳(Judy Tatelbaum)《悲傷的勇氣》:從喪親之中復原,意即結束悲痛或完全放下。結束喪親之痛並非抹煞對他的愛或記憶,而是接受死亡的事實,痛苦與哀傷已經減輕,而且能坦然地重新投入生活中。

結束悲傷的障礙
(一)害怕獨自面對傷痛
-在哀傷的經驗中我們會對正常的感覺“失控”,因此過度的悲傷會戲劇性地增強内心的恐懼與脆弱。我們會害怕過度悲痛可能會“引爆”或令人發瘋。
-我們會感到極度的焦慮和失控,會發現愛別離是如此艱難。悲傷挑戰我們終究要向過去的生活道別,把先前的期望、認同和所有我們與這位至親的聯想統統放下。
-假使我們的親友鼓勵我們壓抑眼淚,告訴我們要堅強地團結在一起,我們可能會退卻,不敢相信自己能獨自面對如此深沉的痛苦。
-身爲人,並非要一個人去度過危機,此刻我們需要朋友,他們能給與諒解、愛和支持。

(二)未消解的罪惡感
-喪親後我們會回憶過去,總是想象自己有過失,很快的我們能累積出一長串的明細表,使我們覺得有罪惡感且不可原諒。
-如何把罪惡感轉換為“後悔”很重要。罪惡感把我們陷在過去,後悔把我們帶回到現在的一種方法,爲了對過失負責,得開始去彌補。這有賴于我們去治療並治愈與至親的關係。
-生命就是一個嘗試錯誤的學習過程,為錯誤負起責任,然後學習更多的覺知和慈悲,如此才不會累積新的懊悔。

(三)學習性的挫折和生氣
-至親死後有許多事會讓我們產生挫折感,例如醫療照顧的小過失等,我們總會把瞋恨和怨氣投射在那些導致死亡並使我們悲慟的人身上。這種挫折感和瞋恨心很正常,但陷入生氣的情緒會製造問題。如果了知瞋恨得年頭並且放下,就能接受喪親的事實及悲痛的感受。

(四)增強的執取和執著
-悲傷時如果不放下執著,可能會製造錯誤,對逝去的親人產生更強烈的執取。
-對逝去的親人,要祝福他很好,相信自己也會堅強地活下去,為自己過一個嶄新的生活,這個就是放下。

(五)對哀傷的自我判斷
-有些人以這樣的想法來壓抑他們的悲傷:“哭泣是軟弱的象徵,我必須堅強起來。”或是“我真為自己感到難過。”
-之所以悲傷是因爲失去這個人及與他的關係,其實我們可以轉化情緒經驗為:“我只是感到哀傷。”如同喜悅一樣,哀傷是我們愛一個人不可避免的經驗。
-茱蒂。泰特寳:悲傷是一個傷口,爲了治療必須重視。走過於完成悲傷也就是開放且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覺。請完全表達或釋放内心的感覺,不管時間有多長。

(六)隱藏到孤獨的世界
-允許自己隱藏到孤獨的殼中,逃避内心的感覺並逃離這個世界,這樣,會引導出我們徹底的無助和絕望感。
-悲傷的部分課題是放下先前的關係,並決定開創一個有意義和目標的新生活。這個決定幫助我們鼓起勇氣、結束悲傷。每個悲傷者都必須對這個問題為他自己找到答案:我活下去的目標是什麽?

結束悲傷:愛別離的四項課題
1. 接受死亡的事實
2. 治療並終結此一關係
3. 釋放情緒的痛苦並且放下
4. 為新生活尋找意義

(一)接受死亡的事實
-接受死亡的事實的建議方法:目送亡者、對死者作最後一瞥、安排對死者的紀念會或追思會、收拾死者遺物、掃墓。
-真切地接觸死亡,開了一個人的悲傷過程。

(二)治療並終結此一關係
-讓自己思考對亡者思念的是什麽,又不會思念他什麽?
-請專業咨詢顧問協助我們釋放悲傷情緒和未竟的情感,是非常必要的。

(三)釋放情緒性的痛苦並且放下
-生活已經全然改變,不能再回到好像什麽事都沒有發生的情況。
-每天花一點時間,允許自己哀傷,讓自然的感覺流露。
-尋找朋友、親友、顧問、協會的支援。有時候,朋友也沒有經驗,因爲他們不曾遭遇如此的悲慘遭遇,或不知道該如何安慰支持我們,但有時可以請他們陪伴。
-哀傷的過程包括面對自我的脾氣和轉移痛苦,我們也要有放鬆自己照顧自己的方法。如果我們不在乎自己的幸福或自我摧殘,如果我們不在乎家中的成員,或逃避歡笑和娛樂活動,不會是死去親人所樂見得。
-想象那位死去的親人現在會希望我們怎樣做?

(四)為新生活尋找意義
-茱蒂。泰特寳:如同我們所知,喪親是不可避免的,現在我們了解,從悲傷中復原也是不可避免的。我們可以把喪親作爲我們成長的一步,作爲生命中邁向積極的轉捩點。
-放下我們摯愛的人,每個人都要面對相同的承諾:揮別過去才能為未來的新生活划出輪廓。如果我們仍然對於無常和死亡的現實不肯妥協,會把生命凍結在過去,結果是,把心中未宣洩的痛苦帶給那些愛我們的人。
-學習對周遭的人感恩,覺知無常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在死亡的光明中,許多煩惱已經不重要。

2010年4月8日

-日日都有很不能理解的人事物,人世間的事情,總是令人擔憂。
-這次蘇門答臘的地震,很接近2004年南亞大海嘯的災區。回顧以前的海嘯,很感恩印尼及全球的慈濟人愛的匯聚和撫慰。
-當初的震災,慈濟人用愛的力量,將災民安頓下來。
-現在的社會,常常聽到人與人之間的糾紛,不知恩,不回報,反而以仇相待。譬如父子間、醫病關系。
-我們要把握這個時候好好的引導人心向善,自己的菩薩心愿,更要分秒不空過。
-用心凈化人心,才有法渡,要不然,真的來不及。

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

林勝勝師姑的親子講座



在摘錄勝勝師姑給去年在吉隆坡的親子講座,她有三個孩子,親子的成長過程真的很精彩:

-有感恩心的孩子最有福。
-有一次吃飯,老二罵老大,老大不生氣,反而告訴老二:妹妹你好可憐,因為你好容易生氣,罵人一句話,就樹立一個敵人,贊美人家一句話,就結一個好緣,何樂而不為?
-孩子單純的心就是我們需要學習的。
-愛孩子不要寵他,愛要取中道,不要讓愛變成礙。
-以前老三成長過程,為了讓老三放棄打籃球,以聯考為主,讓老三對自己失去信心。
-為了讓老三脫離臺灣朋友的圈子,在無法可施之下,把她騙去澳洲,孩子很反彈。
-孩子種子已經歪掉了,要想辦法把她引導回來,生育容易,養育不容易。
-去到澳洲的語言學校才發現,各國都把有問題的孩子丟到澳洲。
-千萬不要把孩子丟到國外做小留學生,孩子會很寂寞,父母也會很幸苦。
-勝勝師姑一口氣在澳洲陪了孩子十個月,一直到老二要結婚,才回臺灣,再回去后,發現孩子形象變了,頭發剃了一半。
-這個孩子還是有福報,孩子兩年后開始改變。
-要改變孩子,就是要先改變自己。我們都是孩子變壞的幫兇,鼓勵孩子變壞,放不下孩子。
-孩子回來后,勝勝師姑的老毛病又發作,很想幫老三安排一切,后來想通,開始放下。
-父母要學會祝福自己,不要一直詛咒自己孩子不聽話、很壞。
-孩子回來后,要去一件學校,本來那間學校不太好,可是因為孩子的朋友在那邊,勝勝師姑選擇放下和祝福。
-孩子果然遇到生命中的恩師,把孩子引導回來。
-當我們在做付出工作的時候,回來會回饋自己的親人身上。
-老大:老師看到身為慈濟人的媽媽很忙,主動關懷、燉補給孩子吃,鼓勵孩子念醫生。
-教育就是百年樹人,對孩子一定要有信心、愛心,沒有教不好的孩子。
-現在的老三:拿到兩個碩士。
-千萬不要為孩子決定什么,不要當孩子的教官,不要當孩子的法官,讓孩子越早跌倒越好。
-讓孩子磨其心志,吃苦就是進補,現在的孩子都太被保護了。
-孩子要買摩多車,轉個心念去看:孩子如果被人載更危險,不如跟孩子講清楚游戲規則。
-每次孩子出去,用情的呼喚、愛的呼喚取代責備,再增進孩子的關系。
-用靜思語跟孩子互動:譬如~脾氣來了,福氣就沒了。要用對的方法,跟孩子互動。
-要慢慢把愛收回來,給予的愛很容易,不給予的愛才是最困難的,要讓孩子自己跌倒,學習成長。
-現代的親子:父母一直給,孩子一直收。現代孩子照顧得太好,還請傭人,很危險。
-親子關系一定要經營,不要有保姆,就沒時間陪伴孩子,孩子是敏感的,現在不付出,將來的代價會很大。
-現代孩子不懂尊重個人,要教育孩子:
1. 第一個就要教導孩子尊重個人:未來出來社會會很需要用到
2. 學會服務家庭
3. 才追求卓越
-教育孩子:人格第一,健康第二,學問第三。
-要傾聽,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的心聲,不要馬上給予答案。孩子從交談中,自然會慢慢整理出答案。
-適度開放自己的軟弱:父母不要只是跟孩子說不要這樣、不要那樣,要把心里的擔憂說出來,不要在孩子面前,一副無敵鐵金剛。
-你在乎孩子,孩子就不在乎你;當你不在乎孩子,孩子就會在乎你。
-說到就要做到:不然就不要講。
-愛孩子要愛成大家都愛的孩子:人見人愛的孩子。只有放下,孩子也希望自己成為大家都愛的孩子。
-父母要愛的孩子很容易,可是不會人見人愛。
-在家寵他一輩子,不如現在好好放下,讓他們去外面被外面寵一輩子。
-跟孩子互動,表情會傷人。
-越沒有信心的孩子,對他一定要越用心。父母的聲色及表情很重要。
-百善孝為先,沒有孝順堂上父母,其他99善都是騙人的。
-讓孩子越早跌倒越好,千萬不要把孩子擺在保溫箱里面,不要剝奪孩子成長過程的喜悅。
-現在的老三:把握機會趕快孝順父母,不要來不及的愛。
-要把愛說出來。
-親子之間:溝通和表達,非常非常的重要。
-父母要站在孩子的后面,不是站在孩子的前面。
-愛他所愛,才是真愛:接納孩子的同儕。
-現在老三以前的朋友,變成勝勝師姑最棒的志工。
-不要一直擔心孩子,要常常為孩子祝福,要祝福孩子很乖,就真的會變乖。
-問與答~我的孩子不讀書怎么辦:上人答乖就好,我的孩子也不乖誒,上人答健康就好,我的孩子也不健康誒,上人答:有孩子就好。
-父母需要自我教育,才有辦法親子共同成長。
-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。
-家庭幸福密碼:一個字“愛”。

成功的標準到底如何訂定

訪客問:成功的標準到底如何訂定?

上人的回答:
當你的心滿足時,你就成功了,如果不滿足就沒有所謂的成功。

成功的意思就是滿意,成功沒有固定的標準,其實,快樂、煩惱也只是一種觀念、心境而已。

本文摘自:《慈濟道侶》200期

4月7日

-靜思晨語提到大地六種振動:包括地震。爾后在臺灣時間6.15am,接到蘇門答臘發生7.8級強烈地震,上人心里很著急,趕快請慈濟人去關心。
-要虔誠為普天之下來祈禱。
-巴西豪大雨成災,大片土石流,不少人失蹤、死亡。
-人世間,在平安的時候,都不會好好思考。現代人,生活顛倒,沉迷在娛樂。
-四車連環車禍:起因因為飚車,發生嚴重車禍。因為一時的好玩,造成自己生命損失,同時耗損多少社會資源來救助。
-臺灣墾丁春天音樂節:一大群年輕人在唱、跳。。。現場還吸毒。警察突擊,抓到很多年輕人回來。
-上人表示,現代的社會,很令人擔心,都一直在提倡玩樂、消費,為什么不好好提倡人倫教育。
-玩樂過后,滿地都是垃圾,帶進去的不是經濟,是吵鬧、垃圾。
-青少年迷失,會造成家庭、社會的引誘,實在不是好現象。
-每天要上來早會的時候,都會感覺到說,又有事情。普天之下,憂心的事很多,又看到人心的迷失,很擔心。
-從人心開始,從幼小的孩子開始,就要把人心導向正途。
-不過令人感覺安慰的是,在恒春,慈濟人把自己的土地騰出來做環保教育站,同時帶動孩子來認識環保的重要性,從中接引社會菩薩。
-一切唯心,自覺,起于行動,人的心轉一個念,就可以凈化人心。

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

做什麼善事可以讓一個人一輩子救1700條命?


以目前英國人每星期有2000人改吃素的情況來看,到了2047年,全英國可能都是素食主義者。
根據一項調查顯示,英國現在有百分之六的人口吃全素,有四成的民眾則是每星期至少挑一天不吃肉。
消費者分析機構的人員表示:「有些人聽到2047年全英國人都吃素可能會嚇一跳,
但其實這代表我們進入一個新時代, 英國人終於開始瞭解並尊重環境。」
英國是歐洲國家中素食人口第二高的國家,僅次於德國。

補充驚人資料:英國
根據統計,一輩子吃素的一名英國人,大約可省下:
760隻雞,5頭牛,20隻豬,20頭羊,半噸的魚。
這亦意味著,將有一大片森林可以被保留下來。

補充驚人資料:美國
2003年,美國人一年吃掉91.5億隻動物(不含水產),
美國約有2億7千萬人,因此每人每年吃掉 34隻動物,加上魚蝦類則更多。
請注意,這是2003年的數字,
美國每年被屠殺作為盤中餐的動物數字每年都在增加中。
因此,在美國,只要一人棄肉茹素,每年就可救34隻動物。

-----補充驚人資料 (臺灣)------
根據台灣農委會發佈的資料,臺灣在2003年吃掉近60萬噸的雞 肉,以一隻雞2公斤 計算,臺灣人每年吃掉約3億隻雞。
因此,臺灣每人每年吃掉14隻雞,一個一生吃50年素的臺灣人,終其一生可以救1700隻雞免於被屠宰及在養殖場被虐待。
再加上豬牛羊魚蝦海鮮等其他動物,這個數字相當可觀。

做什麼善事可以讓一個人一輩子救1700條命?
就是只要能控制嘴巴、筷子,開始吃素就可以了!
讓我們對待有情眾生皆能以慈愛之心來愛護!對人對動物對任何物品皆然,相親相愛喔!^_______^

2010年4月5日

今天是清明節,上人開示時,一直提到孝道:
-一切的善從孝道開始。
-盡孝道:順父母。
-父母如果觀念不對,做子女的要用心引導,如果父母無法接受,最后還是要尊敬。
-現代的人,少了對父母的德本思源。
-在生的時候就要盡孝道。
-以身作則,以德服人。
-清明:顧名思義,懷恩,懷念先人的德。
-現代人總是放縱自己,正確的報恩方式已經失去了。
-要疼惜大地,再也不要毀傷大地一絲一毫。
-我們心方向要正。
-大地的水,是大地與人的生活命脈。
-為善是人生最好的價值。
-人的心:要學著去容納天下所有的人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