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每一次想到慈濟世界裡,總是很期待人間菩薩招生,而且是大招生,才能真正淨化人間,人多了,一定要有道場。
-現在道場裡每一個角落,都可以是各國菩薩之間互相學習和取經。
-用眼睛聽,用耳朵看,每一位台灣的法親,都是打從內心歡迎各國家人回家。
-歸來,除了身心感受法親的親切以外,還要回來取經。每一個人做慈濟,都有很特殊的優點。
-課程重點分享:靜思法脈要如何傳?慈濟宗門要如何開?
-法有聽到,最重要的是:有沒有做到?但願人人都有做到。
-慈濟不只是修福而已,還有修慧。慈濟造福,然後修慧,造福和修慧是平行。
-慧從善解得自在:善解是對別人善解。我們修行,走入佛門,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要自在。因為凡夫,就是不自在,不自在在於得失心。得失是凡夫的大患。沒有的時候,就是患得。有的時候,就是患失。在追到得到的時候,過程中,一不小心就造了很多業。得到後,追踪過程中,造了很多煩惱。煩惱無明,得失越來越多,會更苦。一旦真的失去,人就會沉淪,無法自拔。這就是凡夫。
-凡夫當有的時候,不會造福,因為不自在、沒有智慧。舍少了,沒有名。在迷失中,越來越不自在。
-造福不能等,一切因緣生,一切因緣滅,我們需要把握好的因緣。
-你我有緣在一起,我們大家互相勉勵,菩提路林立同根生。
-立體琉璃同心圓,還要琉璃,清靜而無污染。要一分一分舍掉患得的心。
-求錢,錢再多都不夠;求名,越高越無法造福;求地位,越高越無法接觸老百姓。能造福心就會自在。
-海地菩薩,法入心,身體力行出來。“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”,發願帶動更多人做觀世音菩薩。發願招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(500人)。
-招呼很多人來認識,我們心胸要開闊,建立信心,立宏願,還要立信。信、願、行。要不然也只是法背得滾瓜爛熟,而無法落實。
-人的品格,就是一念正念。樹立信心,建立宏願,要身體力行。
-有信,願,行,要邀千萬個觀世音菩薩,不是不可能。
-四法四門四合一,少了信,不可能。
-上人對信字,非常重視,比自己生命更重視。如果沒有信,招人間菩薩會很困難。
-什麼時候因緣成熟,那要看自己的信心,什麼時候成熟。我們要有信心,一定要有毅力,信心毅力要平行,要在人群中磨練。
-真正的人群就是我們的道場。
-第一,上人相信佛陀:心佛眾生三無差別,相信自己對佛陀深信不疑。
-相信人人跟 上人有同樣的心,相信人人跟 上人有同樣平等的心。
-因此 上人相信所有的人群。
-釋迦摩尼佛並沒有離開過人間,只是我們凡夫無法理解那一尊是佛?所以在法華經中,有常不輕菩薩,因為不敢輕視每一個人,每一個人都是未來佛。
-所以普天三無,其實到底有什麼好原諒?我們都常常做錯事、說錯話,要別人原諒,就要先原諒別人。
-而且世間事很難說,對錯不同人有不同觀點和拿捏分寸。
-先去體會別人,才來體會自己:將心比心想。
-打開了心門,就不會有煩惱,才能造福人間。要造福人間,一定要先有智慧。要不然的話,會產生煩惱,一直求人家來愛我、體諒我,那是苦不堪言的。有智慧的人,會換一個角度,隨時可以包容別人。這是真功夫,沒有功夫,無法把心開拓出來包容別人。
-千法萬法,都是佛陀教育大家如何開拓心胸去包容人。
-我們人小小的一點。
-不知道別人釣到的痛苦,只知道自己釣的快樂,這就是小人。
-不要輕視身邊的環境,要常常珍惜自己的環境來學習。
-普天之下,還有很多人沒有聽到慈濟,加入慈濟,我們身為海外慈濟人,要落實當地,深耕當地。要有鞏固的願力,還要身體力行走入人群去,就地菩薩招生。
-期待人人發心立願,四法四門,要菩提林立同根生,要隊組合心耕福田。
-靜思法脈已經浮出來,慈濟宗門門已開。很多年以前說我們是慈濟宗,心有一點虛,人家會反駁,你算什麼,也算宗門嗎?四年前因緣成熟,開始立宗門,大陸的法師說:慈濟立宗門,理所當然,是佛教的光榮。
-我們已經在國際間樹立了品牌。
-慈濟在火車站做靜態展,有人問:為什麼火車站可以引宗教進來?站長答:這不是宗教,是台灣之光。
-如果走入人群去,我們沒有精神理念,十戒沒有守好,那麼會亂。
-因此十戒、威儀、進出禮儀,每一個人都要守好。
-台北火車站雖然很多慈濟人在站崗,但知進退,不會造成人潮的困擾。
-所以平時要集訓,行動要在我們的生活中。因此,法在生活中,佛在我心中。
-有法,才能跟人家分享。
-自在人生,才是我們的福慧,悲智雙運,付出無所求,就不會患得患失。
-任何一個人,都是 上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一個人。
-慈悲等觀,才是每一個人間菩薩要學習的。
-回去,真的要聽話,人間菩薩大招生要啟動。真的實在來不及。
-任何一個人所說的,都是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