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

走出受害者角色

■ 楊蓓 (作者為台北大學社工系副教授) 很多人在人際互動過程中受到傷害,而發出憤怒的情緒,但在憤怒的背後,其實含有自怨自艾、自憐。此時,唯有自己願意去看自己的內心,想想在互動過程中,究竟是哪些地方讓自己受到傷害,找出真正的問題。 平常我們對於皮外傷的處理,很可能是草率地消毒傷口,即不去管它。在關係上的處理也常常如出一轍,忽略自己受傷害時真正的感覺,不自覺地繼續扮演受害者的角色,並發出:「我受傷了,你來哄哄我吧!」的訊息。 我有個很優秀、出色的女性朋友,失戀至今三年了,卻始終沒有從失戀的情境中走出來,還好她並沒有得憂鬱症,只是一直處於失戀的狀態。有一次我們在聊天時,我問了她一句話:「妳想想看失戀三年來,妳得到什麼好處?」她非常驚訝地否認,失戀哪來的好處,盡是壞處。 我告訴她,失戀一定會為她帶來某些好處,否則她不會陷在裡面三年走不出來。她想了想,承認在扮演「失戀者」角色的三年裡,許多人熱心介紹男朋友給她,家人也常常陪伴她,周遭的朋友怕她無聊,一到週末就約她,所有人的關心都湧來。 扮演受害者,享受好處 像這樣的情況,其實也是虛假、操弄的一部分。我們常因為扮演「受害者」的角色,尤其是在衝突的過程中感覺自己受傷時,就覺得天下人都對不起我們。於是,我們想辦法替自己療傷,這時候可能再昂貴的衣服也捨得買,再高檔的美食也狠心品嚐,將所有的錢都花在自己身上,一點都不感到心疼。其實這也算是好處,只是我們不自覺。 我們很容易在衝突中學會扮演失敗者或受害者的角色,然後在角色裡佔盡所有的好處。表面上,好像得到不少好處,實際上,我們卻沒從關係互動中成長。人常常扮演這樣的角色,沉浸於自憐自艾的情緒中,表現於外在就像受害者。當對方用不符合我們期待的方式對待,就發脾氣,甚至理直氣壯地認為一定要把自己心裡的話說出來,找足理由去傷害對方。受害者去傷害對方,認為這是自衛,是為了要保護自己,是對方逼得我們沒有辦法,只好出手反擊,所以攻擊別人時更加名正言順了。可是冷靜想想,此時說出來的話傷人很深,自己也未必好過。 在傷害別人後,操弄技巧好的人可能會跟對方道歉,解釋自己的行為,然而,這並不保證下一次不會再去攻擊人。並且一而再、再而三地玩這個把戲,活在這樣的遊戲中樂此不疲。可是我們真的快樂嗎?我們不快樂,周圍的人也不快樂,因為被牽連了,我們當然無法從關係中獲得成長。 如果可以清楚認知自己的行為模式,並從此不想再扮演受害者角色時,我們才有可能從固定模式中走出來。但是,這需要極大的勇氣,因為模式的背後是一個很大的承擔。換句話說,生命是屬於自己,要如何過日子,其實別人左右不了我們,只有自己能左右。如果自己選擇扮演被害者的角色,別人也拿我們沒辦法。所以,我們必須要反問自己,要不要這樣繼續下去?如果不要的話,只有拿出很大的勇氣與決心來改變自己。 下決心走出舊有關係模式 當下定決心,要真正扛起責任時,才有勇氣去看清楚自己到底在玩什麼把戲;如果無法面對自我真實的感覺,就永遠無法掙脫舊有的關係模式。 舉例來說,今天我們可能穿了一身很漂亮的衣服,可是身旁邊的人並沒有說任何的意見,也許只多看兩眼而已,我們便開始自我解讀:「他這樣看我是什麼意思?」、「他覺得我穿不出衣服的品味嗎?」、「我不適合這樣穿嗎?」,或是「我不夠格穿這樣的衣服?」。無形中,「受害者」的角色已經冒出來了,這時候我們看對方的眼光就變得很不自然,然後,對方也回以不友善的眼光。這個「受害者」就會開始回想以前兩人的互動,例如曾發生什麼過節,所有的事情一下子進入到這樣的解讀系統去。 因此,不可否認的,有時我們的衝突是自己引發的,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擁有感覺的原因,假如我們不曾擁有感覺,我們無法去解讀事物。當別人看了我們一眼,我們心裡會因為這瞟過來的眼神而感到不舒服,只歸咎於外在歸因,卻不回到自己的身上來找答案。 擁有並解讀感覺 如果我們對於自己的感覺不靈敏,對於別人的反應,自然就會用受害者或是既有的模式去解讀。當用這樣的角度去解讀感覺時,很可能就已進入負面思考的模式中。此時,就算表面上沒有發生任何衝突,其實心裡已產生疙瘩。所以,要脫離被害者的角色,很重要的是,不但要「擁有」感覺,更要瞭解該如何「解讀」感覺。 其實,「受害者」的角色或是關係中的很多衝突,只是跟自己玩遊戲的結果,所以我們要反其道而行,先去解開問題的關鍵:「我們擁有真正的感覺嗎?又該如何解讀自己的感覺呢?」 以佛法來說,佛教提供了一套修行的方法,幫助我們解讀自己的感覺,然後讓我們尋找一個內在歸因的角度。我們從中去省思時,就可能發現自己的行為模式,當我們再去面對感覺時,原有的衝突也消失了。 有時候我們沒把問題釐清就跳到溝通,便會發現彼此溝通不良,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花了錢去學溝通,結果卻是無效。這個問題不在「溝通」本身,或是「技巧」沒用,而是技巧用在自己身上時無效。因為我們的內在和自己的溝通沒有做好,此時再跟外界環境互動,溝通就成了一團亂,變成有話也說不清楚。當話愈說不清楚,人跟人之間的差異性就愈明顯,然後也就愈無解,愈無解,很多事情就理不清、理還亂。 藉由修行,獲得成長 如果我們真的希望自己能在關係互動中成長,我們不應期待由周圍的人先改變、先成長,而是要反求諸己。如此一來我們便會發現,當自己能夠成長時,周圍的人也會因而受益;當他人受益時,自己自然也會有所成長。 禪修是一個幫助我們更認識自己的良方,因為禪修所使用的方法,基本上是將我們對外的注意力收攝回來,回歸到自己身上。舉例來說,當人們打坐時會產生一堆妄念,這也很有價值,因為即使胡思亂想,還是把我們的注意拉回到自己身上,這是很自然的。 當注意力都回到自己身上時,便要問自己:「為什麼我的念頭是這樣子?」並不停地去找自己那個胡思亂想的源頭,慢慢地開始注意到原本的模式:自以為是、倔強、不肯認輸、太在乎別人的看法……。這時我們會發現原來「自己」這麼大,希望是「受害者」的自己是這麼大,然後開始一點一滴地去反省、整理自己,漸漸地便會發現我們的心安定下來了。此時,我們才真正知道何謂平靜、安定,甚至是禪悅,原來這才是我們一直想要尋找的。 因為要解決衝突,我們要找因應之道,希望能夠平安度過衝突,然後處於安定的狀態。除了選擇禪修、打坐,還可以每天撥出一點時間來獨處,安靜地面對自己。為什麼要安靜的面對自己呢?因為獨處時,我們可能在看書、聽音樂,只是暫時不與人互動而已,可是跟周遭環境還是有很多其他的互動,這並非真正與自己獨處。 當我們能夠獨處時,即能觀照到內心,看見自己的內在,並一步步整理自己。孔子說:「吾日三省吾身。」也就是要人們多多與自己獨處,知道自己的真實狀態。事實上,人應該是時時刻刻都在省思自己的狀態,這樣才能很靈敏地知道自己現在是何種狀態、擁有什麼樣的感覺。進而與人互動時,才能從關係中看到彼此的差異性,並包容彼此,從衝突中學習化解、成長。這樣,才能真正走出「受害者」的角色。 本文摘錄自《人生雜誌第278期》